高级工程师
专业技术五级
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专业,同年分配到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现名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至今一直从事技术工作。1989年开始从事地铁人防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工作,2008年开始担任人防工程部总工程师职务。本人思想觉悟较高,作风优良,工作踏实肯干,入选了本单位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有丰富的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总承包管理工作经验,在全国地铁人防系统有一定的知名度。获三等功一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数项。2019年退休,同年返聘到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除军队设计科研工作外,承担的人防工程
主要工作经历如下:
第一部分 技术工作
(1)、1989年,北京地铁西单站人防工程设计,任土建专业负责人;
(2)、1991年,北京地铁“复—八”线人防工程总承包,任项目负责人;
(3)、2002年,北京地铁5号线人防工程总承包,任土建专业负责人;
(4)、2003年 北京地铁4号线人防工程总承包,任项目负责人;
(5)、2008年 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人防工程,任项目负责人;
(6)、2009年 北京地铁15号线总承包,任项目负责人;
(7)、2011年 北京地铁16号总承包,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在进行之中,预计2021年完工;
(8)、2010~2018年,北京地铁亦庄线、大兴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4号线人防工程总承包,任项目总工或技术负责人。
(9)在沈阳地铁、南京地铁、大连地铁、长春地铁、青岛地铁共计10余条线人防工程总承包中,任项目总工或技术负责人。
所承担的地铁人防工程任务均圆满完成,未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和安全责任事故。其中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人防工程的顺利完成,得到了北京市民防局的高度评价,为此民防局专门给二炮党委写了感谢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部分 人防工程科研工作
1、参与的《高性能、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性能与应用技术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2、参加了本单位绝大部分地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研制工作,获得多项发明或适用新型专利,其中“柱形活门”发明专利和“人防工程两道门门式通风系统”适用新型专利排名第一;
3、承担部分北京市人防办课题研究工作。在《北京市地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图集》编制项目中任项目负责人;在“地铁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技术规程”编制项目中任本单位项目负责人。参与了“北京地铁人防工程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建设设想”课题研究。
4、发表人防专业有关论文:《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人防工程几点创新》,发表于《工程技术》2008年第一期;《地铁车辆运行振动对现浇混凝土强度影响试验研究》,发表于《工程技术》2008年第三期。
第三部分 人防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1、承担了相当部分与业主、当地人防主管部门及人防监理部门的联系协调工作;
2、负责本单位人防专业发展规划、主持科研创新工作;
3、负责编制了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之一《人防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定》,制定了一系列地铁人防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和专项施工方案。
4、承担地铁人防总承包项目中技术总把关工作,现场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
5、作为专家,承担了全国部分人防工程的专家评审和技术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