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来源: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完成单位:实验中心
主要完成人:屈志云、聂小琴、黄丹丹、郭庆海、袁松
起止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成果简介
村镇生活垃圾现状调查:在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和广东省选取72个典型村镇(其中,东部地区36个、中部地区36个)。通过现场发放农户、村庄和乡镇三级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了村镇生活垃圾管理现状的调研。系统总结了上述调研资料、集中入户调查和补充调查结果,掌握了我国东中部地区村镇的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和自然环境条件等特征以及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村镇生活垃圾产生强度及理化特性研究:针对我国东中部地区村镇在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地理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我国东中部地区选取24个典型村镇(其中,东部地区12个村镇、中部地区12个村镇),开展了定期的村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成分、理化特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采样时间分别为1年中的春、夏、秋、冬等4个季节。掌握了我国东中部地区村镇在生活垃圾产生强度、组成及理化特性方面的特征。
系统总结了村镇生活垃圾产生、组成、处理处置现状及污染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充分考虑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特点与污染特性,结合了不同区域村镇对于生活垃圾管理的需求,编制了《村镇生活垃圾监控技术指南(草案)》。
成果应用情况与效益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如2015年我国村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7亿吨。该课题实施促进了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有利于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产业的逐步形成,同时初步完善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对控制村镇生活垃圾的污染风险,改善我国的村镇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